作者:魯道夫‧施泰納(Rudolf Steiner)
譯者: 芮虎、李澤武、廖玉儀
出版社: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頁數:350頁
尺寸:13.4 x 21cm
裝訂:精裝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8725416
出版日期:2014-04-
德文原版導言
一種教育,將人出生前質以及死亡後質和所有別的在生死之間的發展中所行使的事件理所當然地納入自己的實踐和反思中,在1919年的當時,無疑是一種絕對的創新,即使在當今也還歷久彌新。
收集在本書裡的講座與講座《教育藝術:方法一教學法》以及《教育藝術:研修班討論和教學計畫》講座都屬於在所有鲁道夫·施泰納學校(Rudolf Steiner Schule)或者華德福學校(Waldorfschule)任教教師的基本裝備。與這三部分培訓講座相關聯的意圖,施泰納1919年9月7日在斯圖加特華德福學校開校慶典上的講話裡作了這樣的表達:「於是,我們在前面所進行的課程中嘗試要為我們的華德福行動(WaldorfUnternehmung),為教師選定並創建一種人類學,一種教育科學,它將能夠成為一種教育藝術,一種人類的智識(Menschheitskunde)。」
同樣,這門課程也使父母一是的,使所有與教育相關的以及研討人的發展問題的人獲益匪淺。人的身質,根據其主要功能分為神經—感覺系統,節奏系統 (rhythmisches System)以及新陳代謝—肢體群系統,同樣對心質的過程,及其與純粹物質與靈質之關係的多層面也如此加以論述。施泰納在關於人之靈質,關於不同的意識狀態(清醒,睡眠,做夢)的功能和發展及其交換關係的研究之上建立了另一個重點。社會的教育,健康而衛生的教育以及道德的教育是更進一步的中心主題,它們總是不斷地從各種視角被加以論述。
~瓦爾特爾·庫格勒爾 Walter Kugler
top of page
SKU: 232
HK$170.00Price
bottom of page
